全部評論: 2條
“我做產品不太依靠靈感和突發(fā)奇想,因為我覺得一項產品從它有設計理念開始,就相對來說是一個理性的過程,根據它的材料工藝,以及我們要達到什么樣的目的來進行設計。比如說想保留它某些工藝,做一個讓市場接受的產品,然后根據它的特性進行構想,例如它有改善水質的特性,我們就去做和這個特性有關的產品,各種條件之下其實是水到渠成的。我的理念都是通過相對理性的方式分析出來的?!?/span>
上述的“它”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——“滎經砂器”,獨有的工藝、獨特的質感、獨一無二的成品,“獨”字深深吸引著本期的設計師,使她將熱情和精力全部投入到這個鮮有的設計領域,并正在這個領域發(fā)光發(fā)亮。她是廖樺,一個戀上砂器的設計師。
廖樺,四川美術學院工業(yè)設計研究生畢業(yè),設計作品曾獲得德國紅點、美國IDEA等設計大獎。這樣一個優(yōu)秀的工業(yè)設計研究生放棄高薪選擇自主創(chuàng)業(yè),將職業(yè)生涯投入砂器設計,看似跨界,卻也和設計緊密聯(lián)系?!拔沂侵貞c人,開始接觸滎經砂器是因為雅安地震,災后重建的時候有一個慈善基金扶持,讓設計師和當地的手藝人相合作,幫助當地建一些手工藝加工工業(yè),我是本來有做一些關于陶的研究,然后就是會比較喜歡,然后就選擇了砂器,它也是一種加砂黑陶,是陶的一種,然后就開始做這個?!睓C緣巧合加之興趣使然,廖樺的砂器設計由此開始。
工作室創(chuàng)建初期,產品還是不是很成熟,頭一年為了參加展覽也沒有考慮太多經營的事務,直至兩三年之后開始做很多實用的東西才開始穩(wěn)定一點。廖樺說:“其實當初沒有想太多,就是覺得比較好玩,就做自己喜歡的東西,也沒有太多生存壓力,開始做的時候慈善基金有給我們一些啟動資金,在產品一開始還不太成熟的狀態(tài),家人在生活上,在開發(fā)產品上都給了很多的支持,所以就一直做下來了,不過興趣是最主要的因素?!?/span>
慢慢地,廖樺開始嘗試將砂器做成各種產品,有茶具、燈具、花器或是手機擴音器這種比較符合現代生活,離生活更近一點的器物。她告訴我們,目前接受度最高的是茶具,然后家居器物大家也挺喜歡的,因為質感比較特別一點,她還會給砂器做一些新的功能創(chuàng)造。
保持初心,堅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,并當做一種職業(yè),這樣的幸福再讓人再羨慕不過了。而究竟是怎樣一種“獨”特的工藝讓這樣一位優(yōu)秀的工業(yè)設計高材生沉迷呢?
通過廖樺我們了解到,砂器的生產基地除了雅安當地沒有其他地方生產,少有地區(qū)燒砂鍋的,在工藝上還是有些區(qū)別,砂器制作主要還是滎經?!吧捌髌鋵嵧μ貏e的,因為它的工藝是其它陶瓷工藝不能比擬的,甚至沒有類似的。其它的窯口,其它燒砂的地方很難燒出這樣的器物,并且其他的陶瓷種類是無法燒出和它們一樣效果的。”廖樺說,“它的材質和燒成工藝都比較特殊一點,一般我們看到的陶瓷,就是陶,瓷器和陶器的差距其實挺大的,陶,大多都是泥制陶,主要材料就是泥土,砂器的話就是加砂陶,還有一種生活中比較不常見的加炭陶,但國內并不是特別多。一般泥制陶的材料就是黏土,而砂器它會有配品的,就是砂跟黏土的配品,其實是更原始的陶瓷種類,最開始出現的陶就是加砂陶,然后工藝進步之后才會出現更加細膩的泥制陶,開始做加砂陶是因為原始的人發(fā)現,含砂比較多的陶,燒成器物后更能耐高溫,就可以在火上面燒,所以砂器以前最主要做砂鍋或者是藥罐子這種生活器皿。還有一個就是它的燒成工藝很特別,砂器的黑陶有一個特別的嗆釉工藝,就是在不上釉的情況下能夠燒出黑色發(fā)熒光的這種效果,這個是它獨有的,其他陶瓷種類都沒有的?!?/span>
廖樺還告訴我們,砂器燒出來是比較有顆粒感的,有粗粒的感覺,但也可以做出很細膩的感覺,現在的研磨技術很好,即使含砂很重,也能達到很細膩的效果,相對于細膩的砂器,她本人更喜歡傳統(tǒng)的顆粒感,因為粗糙的感覺更能代表砂器的質感,手感上面很特別,這也是它獨特的地方之一。
和其他陶相比的話,偶然性是也是廖樺覺得有價值的一個點,因為溫度、位置等因素的變化都影響著器具。并且砂器的成品率只有60-70%,在陶瓷產品中算是非常低的,有意外燒壞是很必然的,沒辦法控制的。
但即使成品率不高,依舊有它的使用價值在。廖樺說:“燒壞了也有它不尋常的一些點,可能是有起泡了,或者有一點點變形,用傳統(tǒng)的渠道去銷售有點困難,但作為產品本身,用起來其實沒太多影響,我就會以一個相對較低的價格出售,也算是給支持我的一些人的福利,因為其實奇奇怪怪的也挺好看的,它們也沒什么使用問題,這也是獨一無二的東西,然后大家也會很開心,那如果是損壞得非常嚴重已經不能使用,就會作為一些花器出售,種種多肉呀,或一些水培的植物呀,給它找一個新的用途?!?/span>
廖樺也坦言,現在做滎經砂器的人不多,因為是非遺,是國家扶持的項目,在當地從業(yè)的可能就幾十家,能夠做一些自主研發(fā),自主創(chuàng)作的產品的不超過十家,大部分都是做一些比較傳統(tǒng)的類似砂鍋一樣的產品,但是工藝會比較粗糙,價格也會比較便宜。并且受地緣的因素影響,在接觸的產品開始是是有一些局限性,不過現在網絡挺發(fā)達的,大家都能通過很多渠道了解到這個東西。
創(chuàng)新在很多領域上都會被提到,但在傳統(tǒng)行業(yè),要創(chuàng)新,也要傳承,這便要更細心。怎么把這個工藝用好,是廖樺的創(chuàng)新點,“我覺得它的工藝沒有什么太大需要我去改變的東西,把自己的思維和想法注入到砂器中,再生產出自己所想象的產品,這就是最好的創(chuàng)新”她設計的第一個系列作品便很好地詮釋著這樣一種創(chuàng)新方式。
“第一個系列主要是跟木頭做一些結合,我覺得光是砂器這一種材質看起來比較單調,如果有另外的材質比對會更相得益彰,所以在一個產品系列出來的時候就選擇了木頭,因為木頭可以打磨得很細膩,溫潤一點,跟砂器這種粗糙的感覺很有對比。木頭選擇天然的樹枝,因為打磨之后的樹枝既可以保留很細膩的質感,而且也能保留它那種天然的形態(tài),跟砂器這種不太受控制的窯燒出來的那種自然的感覺比較契合一點?!绷螛褰榻B說。
每個樹枝都有不同的形態(tài),每個手工砂器燒出來呈現的形態(tài)也不一樣,這便使得每一個作品都是獨一無二的。而這種獨一無二也無需刻意去表現,這就和工業(yè)設計就是兩個不同的方向,工業(yè)設計更多的是給一個產品生產制作一個統(tǒng)一的辦法,保證做出來的產品基本相同,但是砂器得針對每一個產品去做一些創(chuàng)造,比如樹枝這個東西,你也很難找到兩個一模一樣的。這樣的獨一無二也是廖樺熱愛砂器的其中一個原因?!坝械臅r候燒壞也是有,但是你無法想象它燒好的時候情況有多好,有的時候會給我們驚喜,像平常粗的效果也會燒出金屬的光芒?!边@也許就是砂器最大的魅力。
問及收獲,廖樺說:“最大的感覺就是對自己身份的認同的改變吧,開始的時候是比較偏向藝術家這個方向,更多的是如何把產品做好看,看起來像藝術品,讓它不像是一個傳統(tǒng)的砂器,但是后來認識到,只有讓這個東西進入市場,進入我們的生活它才能持續(xù)的發(fā)展,對自己的認同就是從單純的設計師藝術家轉變成一個真正是去創(chuàng)業(yè)的一個人,考慮的東西就不光是我怎么去把東西做好看,還得考慮成本的控制,如何去包裝,怎么向別人去講述這個砂器故事從而讓大家能夠接觸這個東西,這個才能從根本上去解決它生存的問題?!痹皆O計,越成長,我們也祝愿廖樺在未來的某一天讓砂器流行起來。
本文為藝家人原創(chuàng),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
全部評論: 2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