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部評論: 0條
“從亞原子粒子芭蕾舞般地跳動,到銀河系間華爾茲般地碰撞,設計的智慧存在于宇宙中的每個角落,它造就了一切。我很榮幸,能夠學習、鉆研、使用這門迷人的學問。”
有感于史蒂芬·霍金的《大設計》,當年還在大學里的少年胸懷浩瀚星河,寫下這么句話。
《大設計》里霍金談的不是設計,他談天文物理——行星、恒星、黑洞、重力、時間,最小的夸克、最大的宇宙這一系列令人感到熟悉又深藏奧秘的詞匯。它們共同編織出宇宙的形象,這個宇宙,有著天衣無縫、完美無缺的運動方式。無論它是出自一只手,還是一股力量,它都是一個偉大的設計作品。
少年深感榮幸,能夠置身于這樣完美的作品中,借著它的智慧,去擁抱設計本身。
變化中懷揣不變
他叫趙華軍,和那個曾經(jīng)的少年之間,他們的距離是地球繞了太陽七個圈。然而,時間的距離沒有模糊彼時的信念。七年里,趙華軍懷著初衷在他的設計小宇宙中徜徉。他做過動畫,搞過游戲,當過多媒體藝術家,之后還開始設計產(chǎn)品,身份也從設計師轉變到了設計總監(jiān),到現(xiàn)在甚至做著看起來和設計不沾邊的工作。對于這些變化,趙華軍其實心中有數(shù),自己并非像聽起來那樣一套一套的,而是一直在他的專業(yè)領域——媒體傳達設計——里。
游戲、動畫與媒體傳達設計有關,是易于理解的,但要說產(chǎn)品設計呢?
當年,趙華軍坐在教室里,身邊常圍繞著不同專業(yè)的同學,他們可能來自建筑設計,可能來自服裝設計,可能來自工業(yè)產(chǎn)品設計。這些同學為什么要來修媒體傳達設計的課程呢?他發(fā)現(xiàn)了,無論是做何種設計,都脫離不了一個環(huán)節(jié),那就是必須要通過媒體傳達的手段來宣傳或者展示自己的作品。因此,除了出于本身對產(chǎn)品設計的熱愛,趙華軍開始接觸這個領域,還有一部分原因是做產(chǎn)品設計的同時,也能訓練到他的媒體傳達能力。他不僅要做出一個東西來,還要把這個東西背后的一系列故事講出來,而相比提供視聽體驗的動畫或游戲,工業(yè)產(chǎn)品是被用來使用的實物,后者的傳達便需要更多不一樣的技巧。
將棋盤由平面轉至球體,使得棋盤不再有邊界。不改變原有下棋規(guī)則而為玩家?guī)砣麦w驗。
將榨油后的山茶籽渣磨成粉末,壓縮制成小方塊,便攜,無害,環(huán)保。
2015年,趙華軍成立了JC&D工作室,其中,“JC”代表他自己的名字——Joshua Chao,“D”代表設計——Design, 而“&”則是表示互相關聯(lián)的符號。雖然一開始成立工作室僅僅是出于參加日本優(yōu)良設計獎的報名需要。不過后來,他轉念一想,索性把先前的所有作品都收錄到這個工作室的網(wǎng)站上來。網(wǎng)站極簡清新,作品有序地放置于每個版塊類目下,給人非常舒服的體驗,從中也可以看出他的涉獵之廣,但他確實一直都沒有離開媒體傳達。
言中有設計,設計中有言字
“設計兩個字都是言字旁,正巧說明,設計是需要被討論的,”他說。
先前從設計師到設計總監(jiān),趙華軍更意識到設計不僅僅是要去做設計本身,還包括要去了解客戶,去溝通,去說服他們,換言之,就是去設計客戶的心情。他將溝通視為整個設計流程中的一部分。只有這樣,才能夠把控全局,減少時間和精力上的虛耗。
2014年他在璽氏創(chuàng)合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擔任多媒體設計總監(jiān),曾為工商銀行的尊貴用戶移動端應用進行重新設計。原來,早在找上趙華軍團隊之前,工行已請過另一個團隊進行設計,只是對結果不滿意,這才有了重新設計的需要,這也意味著趙華軍與團隊面臨著更多的限制。這種情況下,他首先想到的是對產(chǎn)品存在的問題進行客觀科學的分析,接著就這些問題提出解決方案,通過動畫展示出設計方案,最后再進行真正的設計。就這樣步步為營,取得客戶的信任,從而避開了過程中客戶的不安與質疑,省去了過程中的反復修改。
如今他做著和音樂有關的事,嚴格來說,他不是設計師了。但是,多年間養(yǎng)成的設計思維一直伴隨著他,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幫助他解決生活中遇到的種種難題。
趙華軍的許多作品都帶有那么點科學的味道
有限中追求無限
一個人的壽命可能在地球繞太陽八九十圈就結束;他的語言可能無法準確表達出所想的意思;他的聲音可能只在一定距離內(nèi)被聽到。這些都是有限。
然,人們擁有“無限”的概念,就可懷著對“無限”的想象與追求。
趙華軍常常有意無意地將“無限”注入自己的設計中,他覺得,正是因為人是有限的,所以帶有無限含義的作品自然而然就有一股吸引人的力量,而不需要額外的詮釋。
玩家可以讓樹不斷生長,延伸,當任意樹枝掉落,或著地,游戲即結束。
這個過程中,玩的是看不見的重力,是神奇的隨機性,是結構的美,是顏色的趣味性。
完美運作中探索不完美運作
宇宙是運作得天衣無縫的設計作品,趙華軍在這個完美的作品中探索設計,而他得出的結論是,設計的本質就是一件事情、一個物品或一個系統(tǒng)的運作方式。
許多人或許認為,設計就是做出一個看起來賞心悅目,具有美感,帶有一定功能的產(chǎn)品。但在趙華軍看來,設計絕非是一個產(chǎn)品看起來的模樣,而是它所代表的運作方式。
現(xiàn)在人們所翻閱的紙質書,是由一張張統(tǒng)一大小的紙,在同一側裝訂而成。但是在這種書本出現(xiàn)以前,人們還使用過竹簡,使用過卷軸。無論是卷軸出現(xiàn)之前的竹簡,還是書本出現(xiàn)之前的卷軸,對于當時的大部分普通人來說,理所當然地,那就是書的樣子,而不會有別的樣子。
事實證明,一旦有人對這種習以為常產(chǎn)生質疑,想出了書的更好的運作方式,那書的樣子也隨之得到更新。這也能說明,一件物品的模樣,其實是由它自身的運作方式?jīng)Q定的。它的外觀、形狀、顏色、結構是依著運作方式而自然形成的。因此,雖然有時僅是對事物的一些元素進行改良,也不乏好設計,但真正偉大的設計,改變的正是事物背后的運作方式。
圖片源自Joshua Chao的Behance主頁
本文為藝家人原創(chuàng),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
店鋪:ROCK SHAPEWAYS售價:99
店鋪:第一印象售價:15.00
店鋪:購任性售價:169.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