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技術領域研究將人腦植入機器變永生
責任編輯:王梓 時間:2012-07-21 09:34
[導讀]據(jù)英國《每日郵報》網(wǎng)站7月18日報道,31歲的俄羅斯傳媒業(yè)大亨德米特里·伊茨科夫開啟了一項名為 “阿凡達”(又名 “俄羅斯2045”計劃)的高科技研究項目,旨在把人腦思維移植進機器人體內(nèi),從而實現(xiàn)“長生不老”。
據(jù)英國《每日郵報》網(wǎng)站7月18日報道,31歲的俄羅斯傳媒業(yè)大亨德米特里·伊茨科夫開啟了一項名為 “阿凡達”(又名 “俄羅斯2045”計劃)的高科技研究項目,旨在把人腦思維移植進機器人體內(nèi),從而實現(xiàn)“長生不老”。伊茨科夫表示,他將親自 “督戰(zhàn)”,以便及時獲悉該研究項目的進展。他已經(jīng)雇傭了30名科學家,爭取在10年內(nèi)實現(xiàn)把人類大腦移植到機器人身上。
詹姆斯-卡梅隆執(zhí)導的《阿凡達》,目前俄羅斯媒體企業(yè)家艾特斯科維表示未來10年內(nèi)“上傳”人類思維意識進入機器人體

俄羅斯媒體企業(yè)家艾特斯科維聲稱,現(xiàn)已聘請了30位科學家參與一項計劃,旨在未來10年內(nèi)將人類大腦移植到機器人體中
31歲的艾特斯科維接受記者采訪時稱,阿凡達計劃最先受益的群體是殘疾人和生命垂危者
與億萬富豪取得聯(lián)系雖然伊茨科夫并沒有透露這項研究計劃需要耗費的資金,但他已經(jīng)同福布斯億萬富豪榜上的成員進行了聯(lián)系,希望獲得他們的資助。伊茨科夫在致富豪們的一封信中寫道:“你有能力為自己的永恒不朽買單……有能力使這個目標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得以成真。”
今年夏天,伊茨科夫啟用了他在美國舊金山的辦公室,并將在社交媒體上同來自世界各地的科學家聯(lián)系。
將人腦移植到機器人身上,堪稱是一個瘋狂的科學幻想,但根據(jù)“俄羅斯2045”計劃,這一計劃將在2025年左右得到實現(xiàn),要讓移植到機器人身上的人腦保持存活和思考狀態(tài),科學家需要在機器人“化身”身上創(chuàng)造適合大腦生存的精確環(huán)境,包括向大腦提供足夠的營養(yǎng)和氧氣等。
伊茨科夫在其個人的官方網(wǎng)站上稱:“2045研究小組正在創(chuàng)建一個全球性的研究中心,在那里頂級科學家們將致力于研究和開發(fā)人形機器人、生命系統(tǒng)模型、大腦和意識模型等領域,以期實現(xiàn)把人體意識移植給人造載體,實現(xiàn)思維和情感上的永生……該研究或許能夠使你、以及我們星球上的大部分人,免受生老病死的痛苦。”
希望和美國國防部合作
伊茨科夫計劃在未來10年內(nèi),實現(xiàn)“移植”大腦這一目標。之后,他還希望實現(xiàn)“移植”思維,即在不進行手術的情況下,直接將人類思維“上傳”到機器人體內(nèi)。
在今年3月份舉辦的“2045年全球未來國際代表大會”上,伊茨科夫對他的研究項目進行了詳細介紹。他說:“這項科學研究的下一個目標就是打造人類的新軀干。它將擁有一個可以控制的人腦—機器對接平臺和人腦存活支持系統(tǒng),以保證大腦在脫離人體后仍能存活。”伊茨科夫稱該系統(tǒng)最初將應用于“殘疾人和瀕臨死亡的人”。“項目的第三個階段就是要人工打造人類大腦,以接收上傳的人類思維。我的終極目標是要打造一個‘全息影像身軀’。就像電影《星球大戰(zhàn)》中展示的 ‘全息影像版’虛擬人一樣,這種身軀能夠穿越墻面,還能以光速行走。”
伊茨科夫表示,他還希望同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(DARPA)合作。目前,該機構正在研究利用思維遙控機器人,讓人類士兵遠離戰(zhàn)場的技術。目前,這項也以“阿凡達”命名的項目已經(jīng)獲得五角大樓高達700萬美元(約為人民幣4459萬元)的撥款。Web3D納金網(wǎng)m.trusteddivorcelawyers.com/
- 分享到:
- JoySpace均勝電子智能座2025年07月14日
- 2024蘭州文創(chuàng)設計大賽2024年12月07日
- 2024“通武廊”文創(chuàng)和2024年12月04日
- 2025年紅點概念獎 開啟2024年12月02日
- 2026丙午(馬)年貴金2024年12月02日
- “閱鹿城·悅海南”2024年12月02日
- 2024年繁星計劃“物煥2024年12月02日
- ?“東海非遺文創(chuàng)產(chǎn)2024年11月27日
- 關于2024年海南州首屆2024年11月27日
- 首屆“龍泉好禮”文2024年11月27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