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 南京秦淮河雙線碼頭-立體社區(qū)國際設計競賽
責任編輯:六月芳菲 時間:2023-04-08 09:30
[導讀]為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(fā)展思想, 南京 市規(guī)劃和自然資源局自2018年來持續(xù)組織開展以人民為中心,為城市而 設計 系列活動,以城市小品類公共設施為對象,以打造精品公共空間提升
壹、賽事主 旨
本期競賽邀請著名建筑師、奧斯陸建筑與設計學院(AHO)前校長Per Olaf Fjeld教授,著名建筑師、瑞士蘇黎世聯(lián)邦理工大學(ETH Zurich)Christian Kerez教授,著名建筑師、犬吠工作室(Atelier Bow-Wow)主持建筑師、東京工業(yè)大學塚本由晴教授,著名學者、建筑師、東南大學建筑學院葛明教授,著名建筑師、中國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總建筑師李興鋼,著名學者、建筑師、王維仁建筑設計研究室主持建筑師、香港大學建筑系王維仁教授組成專家學術指導委員會。(按中外、姓氏首字母排序)
貳、時間計劃
叁、參賽報名
本次大賽面向國內外廣泛征集,設計單位、獨立建筑師、在校學生以及社會人士均可參賽。
參賽者可通過下方鏈接獲取參賽資料,并于2023年9月7日24時(征集截止時間)前將參賽報名資料(包含設計方案、承諾書及報名表、身份證明資料,詳見“參賽材料”要求)一并發(fā)送至郵箱:wharf-community@designforcity.cn,并在郵箱主題注明“水埠燈影——南京雙線碼頭-立體社區(qū)國際設計競賽”字樣。
*參賽者可為個人、團隊或單位。已實施的作品、已參加過其他競賽或發(fā)表過的作品不得參賽。
肆、設計任務
要求設計一棟或一組立體的碼頭-社區(qū),既面向水路作為碼頭,又面向陸路為日常生活提供服務。
結合水埠進行場地建造,于水、陸兩線之間營造具有社區(qū)感的城市環(huán)境。
陸線:重新思考城市與水岸的關系,為陸上交通、周邊社區(qū)提供服務。
社區(qū):以社區(qū)理念重新定義碼頭設施,提出具有示范性的碼頭-社區(qū)模式。
碼頭-社區(qū)類型,宜提煉原型,可示范;
碼頭-社區(qū)功能,宜高低錯置,兼顧水陸雙線,有特色;
碼頭-社區(qū)營造,宜安全易行,重場地。
一處在地面、有覆蓋的登船咨詢等待空間(含室內售票亭及等候空間);
一處在高處的室內空間,功能自設。
兩處地塊均位于秦淮區(qū),內秦淮河西五華里沿岸,地塊面積均在1000平方米上下。
要求通過雙線碼頭-立體社區(qū)的整體地段營造,帶動堆草巷周邊,可作為城市節(jié)點連接和進入小西湖街區(qū),具體策劃可由參賽者自定。
要求通過雙線碼頭-立體社區(qū)的整體地段營造,帶動國創(chuàng)園街區(qū)周邊,連接河道兩側文創(chuàng)休閑功能,具體策劃可由參賽者自定。
①簡短的概念說明(不超過300字);
②總平面圖;
③一套完整的能清楚表現(xiàn)設計意圖的圖紙(平面圖、立面圖、剖面圖、整體效果圖、表達設計意圖的圖解局部大樣圖等),表現(xiàn)形式不限;
④圖面上不得出現(xiàn)任何反映設計者身份的信息,如出現(xiàn)則取消參賽資格。
提交作品的最終成果為電子版,格式為PDF或JPG,尺寸大小841mm(W)*1189mm(H),圖片精度不低于300dpi。版面數(shù)量限為1張,排版形式為豎排版。
伍、評審及獎項
2023年9月-10月,召開專家評審會,分為初評會議和終評會議兩輪。初評會議確定入圍作品進入網(wǎng)絡投票和終評會議,終評會議確定一、二、三等獎作品。
2023年10月,發(fā)布入圍作品并舉辦網(wǎng)絡投票,根據(jù)網(wǎng)絡投票結果確定網(wǎng)絡人氣獎。網(wǎng)絡人氣獎可與一二三等獎重疊。
一等獎1名,獎金10萬元/件;
二等獎3名,獎金5萬元/件;
三等獎6名,獎金2萬元/件;
網(wǎng)絡人氣獎6名,獎金0.5萬元/件。
注:以上獎金均為稅前
★其余獎勵:
①獲獎設計師及方案將予以公布及表彰;
②獲獎設計作品將擇優(yōu)實地建設;
③授予獲獎單位、個人榮譽證書;
④獲獎設計師將進入市規(guī)劃和自然資源局的設計師庫,優(yōu)先推薦參與城市設計類項目。
陸、注意事項
①參賽者須如實填報參賽信息,并全面響應活動要求。單位參賽,需在報名表及承諾書中加蓋公章,并提供單位營業(yè)執(zhí)照副本掃描件(加蓋公章);個人參賽,需在報名表及承諾書中簽名,并提供所有參賽人員的身份證掃描件(個人簽名),否則將視為無效報名,取消參賽資格。承諾書、報名表、身份證明資料以PDF格式形式提交,信息錄入表以Excel形式提交。
②參賽者應按要求完成設計任務,每個參賽主體一處點位僅限報一個方案,提交作品必須完整,如有缺漏則視為參賽作品無效。如有多報方案者,取消參賽資格。
③參賽者應保證所提交作品的原創(chuàng)性。如經確實存在抄襲、剽竊或其他侵犯知識產權情形的,取消參賽資格。
④獲獎作品版權由設計者與大賽組織方共同所有,在后續(xù)實施建設時,組委會可優(yōu)先委托原設計者進行方案及施工圖深化設計,也可另行委托其他設計單位進行最終實施方案的施工圖深化設計;未獲獎作品版權歸設計者所有。
⑤大賽組織方對競賽規(guī)則具有最終解釋權。
柒、聯(lián)系方式
微信咨詢

聯(lián)系郵箱
- 分享到:
- 2025年三明市第三屆非2025年08月06日
- JoySpace均勝電子智能座2025年07月14日
- 2024蘭州文創(chuàng)設計大賽2024年12月07日
- 2024“通武廊”文創(chuàng)和2024年12月04日
- 2025年紅點概念獎 開啟2024年12月02日
- 2026丙午(馬)年貴金2024年12月02日
- “閱鹿城·悅海南”2024年12月02日
- 2024年繁星計劃“物煥2024年12月02日
- ?“東海非遺文創(chuàng)產2024年11月27日
- 關于2024年海南州首屆2024年11月27日